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过程中,胎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胎心是指胎儿心脏的跳动频率,也是评估胎儿健康状况和生命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孕早期,胎心率通常在100-115次/分钟左右,随着孕龄的增加,胎心率逐渐增加,到36周左右可达到140-160次/分钟。
当出现胎停的情况时,胎心率就会停止或非常低,可能是由于胚胎或胎儿的发育异常、母体内的感染、胎盘功能异常等原因所导致。胎停的诊断通常是在B超检查中进行的,根据没有胎心的时间长短、胎龄及孕妇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检查发现胎儿心跳已经停止,很可能是已经死亡,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而对于还未出现胎心停止的孕妇而言,胎心率的正常范围是在每分钟120-160次之间,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很可能是胎儿存在某些异常,需要及时向医生咨询,遵照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此外,孕妇应该合理控制自己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减少一些不利于胎儿发育的因素,保障胎儿的健康成长。一旦出现胎心率异常或不稳定的情况,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以确保胎儿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