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疖子是很常见的现象,成因可能是皮肤感染、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等。而化脓与否取决于疖子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的及时性和科学性。当疖子化脓后,细菌分泌毒素导致周围组织受损,这时候就容易引发发烧等症状。
疖子在一开始出现时会发红、变硬,发展到白头,接着在宝宝的皮肤上形成一个小包。如果治疗不当或太慢,疖子就会逐渐发展为化脓性的,这时候疖子周围的皮肤会变得非常红肿、疼痛,抵抗力下降等情况也会同时发生,特别是在宝宝的耳后、背部、脸颊、脖子等部位比较多见。化脓疖子的过程中,身体免疫力受到极大的损伤,细菌的毒素会随着淋巴液进入血液,给孩子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刺激和伤害,这时候宝宝很容易出现发烧等不适症状。
如果宝宝的疖子出现了化脓现象,家长首先要及时咨询医生,征询医生正确的治疗方法。在护理宝宝的同时,也要关注宝宝的体温变化,在家庭中做好体温监测工作,及时给宝宝退烧。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开具外敷消炎药膏、口服抗生素等治疗方案,这时候家长的合理协助有助于宝宝更快地恢复健康。
总之,化脓和发烧都是宝宝疖子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症状,需要家长积极对待,并及时呼叫医生。同时,对于宝宝疖子的预防工作也非常重要:家长要保持宝宝的健康卫生,控制宝宝的营养均衡,随时观察宝宝的皮肤情况,及时清洁、消毒发现疖子时就趁早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