呛奶是因为婴儿在吸吮奶瓶时,食管中的奶流进气管,导致呛咳或窒息的现象。呛奶问题在新生儿时期很常见,但是大多数的婴儿在一定的年龄段内都会逐渐适应奶瓶喂养,呛奶的现象也会随之减少。
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呛奶的情况呢?
1.奶瓶孔太大或太小:奶瓶孔太大,婴儿吮吸时,奶水流速过快,易导致婴儿饮水过快,喝到心口部的奶水,引起呛奶。相反,奶瓶孔太小,则致婴儿吮吸的力度过大,导致呛奶。
2.婴儿姿势不当:婴儿喝奶时,姿势不正确也容易导致呛奶。正确的喝奶姿势是将婴儿侧放,头略微抬高,在给予奶瓶时逐渐将头部向后仰,让奶水流入婴儿口部,避免奶水进入鼻子或气管。
3.饮水时动作过快:婴儿在喝奶时没有什么控制能力,孩子的吞咽反应不如成年人,如果过于迅速地饮水,奶水就容易呛入气管。
4.奶瓶倾斜过度:将奶瓶倾斜过度,婴儿就会感到瓶底所处的奶量不足,因此会较强地吸吮奶瓶,进而会喝入过多的奶水,引起呛奶。
5.过度喂养:婴儿的胃容量小,不宜长时间或过度喂养,此时婴儿饱食感不强,可能会过度吸奶,从而导致奶水呛入气管。
总之,避免呛奶的最好方法就是采用正确的喝奶姿势,控制好喂养量,合理选择奶瓶孔大小,加强护理,如此才能有效地避免呛奶的情况。另外,家长要随时盯着婴儿喝奶的情况,如果发现有呛奶的症状应及时处理,让婴儿呛奶的风险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