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是指胎儿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它是评估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胎心率在孕期中会随着不同阶段的发育、胎儿活动、母体身体状况以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在孕早期,胎心率通常在每分钟100-120次左右。到12周左右,胎心率会逐渐增加,平均为每分钟120-160次,这个区间是胎儿心脏正常发育和运转的标准值。此后,在孕期中从20周开始,胎心率通常呈现周期性波动,先是稍稍降低,然后恢复到正常值,这是胎儿安静或者轻微活动的表现。孕晚期,胎心率常常出现每分钟120次以下的波动,这是由于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空间渐渐变小,导致其活动受到更多限制的缘故。
胎心率越来越低的情况,一般来说并不是正常情况下所出现的。如果胎心率持续降低到每分钟90次以下,并且呈现不同阶段性的下降趋势,那么这可能会是一种胎儿缺氧和窒息的表现。胎儿缺氧和窒息的原因一般有多种,比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过少、胎儿窘迫以及某些重大的孕期疾病等。
当然,孕期中出现临时性胎心率偏低的情况有时并不需要过于担心。例如在妈妈感冒、情绪波动、体力劳动过度或者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等情况下,胎心率可能会短暂地下降。但是,如果妈妈时常感觉到宫缩或者胎动异常,同时胎心率又低于正常值,就应该及时通过产科医生的检查,调查胎儿的具体状况和原因,以免其发生健康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