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是在母体内度过了九个月的时间,出生后,在新的环境中适应着外界的环境。大多数新生儿在出生后会经历一段适应期,这个时期是婴儿适应新生活的过程,也是父母全力照顾的阶段。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趴睡,认为这种睡姿有利于宝宝的发育。但是,这种睡姿可能会增加婴儿突发性猝死的风险。
婴儿一般在出生后的2-3个月左右,身体开始形成一些基本的生理反应,如头和颈部的支撑能力,能够抬起头颈部(头部和颈部能够成一个45度角),开始有部分腰部的支撑力等等。当婴儿出生时,因为颈部还不够稳定,睡觉时不能趴着,否则会阻止呼吸,出现窒息的现象。
当婴儿到了2-3个月大时,颈部支持能力逐渐增强,可以抬头并保持坐姿了。这时,很多婴儿就能够自己翻身或者依靠一些道具来转身了。当宝宝自己能够转头时,就可以在床上尝试一下趴着睡觉,让宝宝自己选择舒服的睡眠姿势,并在旁观察宝宝,确保宝宝没有窒息等不安全的情况出现,以确保宝宝的睡眠安全。
总体而言,婴儿趴睡并不是一种非常安全的睡姿,对于刚出生的婴儿来说,更不可取。家长如果真的希望让宝宝趴睡,需要等到宝宝自己能够转头以及颈部支撑稳定后再进行尝试,并且在观察宝宝的同时,还要使用监测设备,比如呼吸监测器等等来确保孩子的睡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