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是要依赖母乳或人工奶才能获得所需的营养和能量,可以说是宝宝成长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因此,正确的喂养方法和防止呛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情况下,宝宝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中,由于胃肠功能还未完全发育健全,加上喉内的吞咽机能比较弱,因此容易呛奶。所谓呛奶,就是奶水进入气管或肺部,导致呼吸道症状的发生。当宝宝呛奶的时候,可能会感到窒息或咳嗽,有时可能还会呕吐。这对宝宝的身体健康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并且也会使宝宝感到不舒服。
对于宝宝的喂养,除了正确的喂养姿势和频率,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防止宝宝在吃奶时呛到奶水。
1、保持宝宝安静。宝宝坐直并且安静是很重要的,如果说宝宝在吃奶的时候被惊吓到,会导致宝宝呛奶的风险。
2、 经常让宝宝停下来呼吸一会儿。在喂奶的时候,可以让宝宝喝几口奶水后再停下来让宝宝呼吸一下,避免过快地喝奶导致呛奶。
3、 保持乳头和奶瓶正确的位置。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要确保乳头放到宝宝的嘴里,而不是进入宝宝的鼻子里。对于采用人工奶喂养的宝宝,要确保奶瓶的乳头正确插入嘴里,以避免奶水进入宝宝的鼻子。
4、 调整奶瓶流速。如果宝宝喝奶的流速太快,容易饮用过量,导致奶水飞溅到宝宝的鼻子和口腔,引起呛奶。所以要注意调整奶瓶的流速。
5、 给宝宝打喷嚏。有时,宝宝在吃奶时可能会咳嗽,这可能是因为奶水误入宝宝的气管和肺部。在宝宝出现咳嗽的时候,可以轻轻地帮助宝宝打喷嚏,以让宝宝排出口中的奶水。
总之,对于宝宝在头几个月时呛奶的情况,家长可以采用上述措施来预防。当然,如果宝宝在喝奶的过程中出现呛奶的现象,要及时抱起宝宝,使其俯卧在大腿上,轻拍背部以帮助宝宝排出食物残留物。如果宝宝在呛奶后持续呼吸困难或呼吸极为浅弱,必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