呛奶是宝宝在喂奶时不小心将乳汁或者固体食物呛到气管或喉咙中,这时候宝宝会出现咳嗽、呛咳、哭闹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不需要过分担心,因为呛奶是新生儿和婴儿成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情况。但是如果呛奶的情况严重,宝宝出现呼吸困难或者气短等明显的症状,家长应该立即就医。
说到呛奶和哭闹,其实在宝宝的成长中是常常出现的。奶瓶喂养的宝宝基本都有过呛奶的经历。这并不代表你的宝宝有什么不好的问题。吃奶不顺畅,宝宝自然会哭闹。家长们不需要紧张,紧要关头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因为过度的安慰和揉搓会使宝宝情绪更加激动,反而会让宝宝更难以咳出困在喉咙里的食物。
那么,呛奶了不哭正常吗?这取决于呛奶对宝宝产生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宝宝会因为突然的咳嗽而哭闹,但这不代表哭闹是一定的,有些宝宝会比较镇静地解决掉呛奶的情况。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频繁地呛奶,呛奶的情况持续时间长、呛奶后有肢体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对于呛奶的原因,除了新生儿和婴儿的生理特点外,还与喂奶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宝宝吃得太急、奶瓶或乳头的孔径过大或过小,或者乳汁温度过高或者过低等,在喂养的过程中都容易引发呛奶。家长们应该注意婴儿在进食时的姿势,坐姿最好,上半身需要稍微挺直,这样有利于食物顺畅通过食管进入胃中。此外,喂奶的时间也需要注意,不要喂太多,一次吃太多也容易引发呛奶。
总之,呛奶了不哭是一件比较正常的事情,家长应该对于宝宝的呛奶情况给予适当的关注和处理,需要家长持续关注宝宝在喂奶的过程中的姿势、吃奶的速度以及进食的时间等。如果宝宝出现严重的呛奶情况,可以让宝宝多站起来,把宝宝的头向下竖立,轻拍背部帮助宝宝排出呛出的食物,这时候也可以给宝宝喝一些温水,消除宝宝的不适,如果持续时间长,还是应该带宝宝去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