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动是孕期重要的指标之一,它代表着胎儿的健康情况和发育状况。通常,孕妇在怀孕20周左右就能感受到胎动,逐渐加强,直到妊娠末期,胎动频率减少,但力度增加。然而,如果孕妇发现自己的胎动频繁,应该去医院检查吗?
首先,孕妇应该自我观察并记录胎动情况,意思是自己将每天的胎动次数、持续时间和触觉明显程度记录下来。如果孕妇出现下列问题,需要及时咨询医生:
1. 胎动次数减少。宝宝在子宫内的活动,是宝宝对外界的反应,若发现胎动次数减少,很可能是因为宝宝不太舒服,需要协助。
2. 胎动频繁。孕妇胎动次数增多,比平常要多出很多,像是每小时要动3~4次以上,这时孕妇就要格外关注,因为这有可能是子宫内胎盘脱落、羊水过多或者是胎儿窘迫等现象。如果孕妇发现这种情况,最好迅速就医。
3. 胎动过于猛烈。宝宝无论是在子宫内,还是生出来后,都是一个比较柔弱的小生命,如果孕妇感到胎动过于猛烈,如踢得厉害、拉得疼,这可能是宝宝有了不同的需求或有异常状况,需要及时就医。
4. 胎动失灵或长时间没动。在怀孕期间,宝宝的胎动次数和时间都是非常明显的,如果一个宝宝竟然两三天都完全没有任何动静,那很可能是有问题的,需要尽快就医诊断。
总之,孕妇每天需要在最佳状态下去打造孕期健康,了解胎动变化非常重要,应及时咨询医生,以防出现意外情况发生。孕期检查是孕妇必经的一个环节,每次孕检都是为了检测一系列健康指标是否正常,包括胎动次数、胎盘植入情况、宫高等,孕妇在听到医生说,“宝宝很健康”时的感受,远胜过任何其他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