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胎儿畸形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产前检查,可以帮助发现胎儿可能存在的先天性畸形和疾病,为母婴健康提供保障。那么,在孕期的哪个阶段进行防胎儿畸形检查呢?
一般来说,防胎儿畸形检查可以分为两种:筛查检查和诊断检查。
筛查检查一般在孕早期进行,主要是通过一些非侵入性和低风险性的检查手段,如超声波检查、血液筛查、尿液筛查等,来发现可能存在的胎儿异常风险。常见的筛查检查包括:早孕12周的无创产前筛查、孕18-20周的四维彩超、孕16-20周的羊水穿刺(仅在高风险孕妇中进行)等。一般情况下,孕妇可以选择从早孕12周开始,到孕20周左右结束。
诊断检查则是通过一些侵入性较高、风险性较大的检查手段,如羊膜穿刺、脐带穿刺等,直接获取胎儿的组织或液态样本,从而精确诊断胎儿的异常情况。由于诊断检查存在较大的风险,一般只在筛查检查的基础上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在孕早期进行防胎儿畸形检查可以尽早发现胎儿存在的异常情况,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胎儿健康。如果孕妇有家族遗传病史或者孕妇本身患有某些病症,建议在孕早期就进行防胎儿畸形检查。同时,建议孕妇在孕期定期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一旦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尽快进行相关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