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圈腿是指小腿内侧和膝盖外侧之间的空隙大于正常值,让膝盖往外靠,两脚无法正常相抵。但是,在宝宝1岁以下的阶段,罗圈腿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宝宝还在生长发育阶段,膝关节韧带较松弛,髋部肌肉尚未完全发育,导致宝宝走路时腿部出现一定的内旋。而这种情况在宝宝逐渐长大后会逐渐改善,直到3-4岁的时候,宝宝的髋部生长发育、肌肉力量以及膝盖受力平衡能力等逐渐趋于均衡。
虽然罗圈腿在宝宝1岁以下的阶段是正常现象,但是对于部分严重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下面是一些家长可以尝试的方法,帮助宝宝在慢慢去除罗圈腿。
1. 多让宝宝爬行
爬行对宝宝的身体发育有很多好处,对罗圈腿也有帮助,可以有效增强宝宝肢体的协调性、平衡能力、肌肉力量等,帮助宝宝更好地发展双肢均衡。
2. 给宝宝进行按摩
按摩有助于促进宝宝的血液循环和肌肉的松弛,可以在抱宝宝的时候,轻轻按摩宝宝的膝关节、小腿和大腿肌肉,帮助缓解宝宝的罗圈腿。
3. 给宝宝穿戴合适鞋袜
穿戴合适的鞋袜对宝宝的罗圈腿也有很大帮助。宝宝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不建议穿平底鞋,可以选择软鞋底、有弹性的鞋子,以及能够加强鞋垫支撑脚弓的袜子。
4. 给宝宝摆放玩具
家长在宝宝的卧室或者走廊中放一些玩具,让宝宝可以爬、爬行和行走等,这样可以让宝宝大量的动作去刺激自己的肌肉和骨骼,促进宝宝的身体发育,帮助去掉罗圈腿。
5. 及时纠正错误姿势
当宝宝在排便、吃奶等时间,将双腿叉开而站立时,父母要及时纠正,避免因此过度勾兑髋腿,导致罗圈腿的出现。
总之,宝宝的罗圈腿是一种正常现象,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情况,家长不必太过担心。家长可以通过上述方法帮助宝宝消除罗圈腿。在宝宝1岁左右时的罗圈腿,多采用观察、注意锻炼和纠正错误姿势的方式,通过时间的积累,慢慢帮助宝宝消除罗圈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