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骨骼生长与发育离不开钙的参与,然而很多家长对于宝宝的钙需求量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区,导致孩子往往摄入过多或过少的钙质,进而影响骨骼的健康生长。因此,宝宝补钙多少钙才合适呢?下面让我们梳理一下相关知识。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宝宝补钙的量要因个体差异而异,具体应当根据宝宝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来计算。钙的摄入量跟年龄有关,需要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而逐步增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钙需求量如下:
0-6个月:每天200毫克钙。
7-12个月:每天260毫克钙。
1-3岁:每天700毫克钙。
4-8岁:每天1,000毫克钙。
9-18岁:每天1,300毫克钙。
然而,实际上每个宝宝的摄入量并不一定完全符合标准,因为不同的国家与地区、肤色、居住地、体力活动水平等都会对钙质的摄入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在宝宝骨骼生长发育期,比如婴幼儿期、青春期等,并不仅仅需要钙,还需要维生素D、磷等多种营养素,所以家长需要着重关注均衡膳食,让宝宝摄入更多的营养素以保障健康生长。
在了解宝宝应该摄入的钙的数量之后,下面介绍一些家长应该注意的问题:
1.宝宝从什么食物中摄入单一的钙质最多?
奶制品通常是钙含量最高的食物。牛奶、酸奶、奶酪、羊奶、豆奶等乳制品都是很好的钙来源,海藻和某些豆腐也含有大量钙。
2.钙与铁的摄入
在宝宝的膳食中,除了需注意摄取足够的钙以外,还要注意摄入适量的含有铁的食物,因为铁与钙会竞争吸收,使其中一种营养素吸收不足。同时需要关注这两种营养素的比例,因为过多的钙摄入容易导致铁吸收不足。铁含量高的食物有肝脏、瘦肉、豆类、蛋类、鱼类等。
3.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
维生素D是钙的吸收帮手,如果维生素D不足,无论有多少的钙在体内也没有用处。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日光照射,少量存在于一些食物中,如鸡蛋、奶制品等。因此,家长需要让宝宝多到户外晒太阳、多吃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考虑给宝宝补充含有维生素D的营养品。
总之,宝宝补钙多少钙才合适,需要因人而异。家长们应根据国家卫生组织建议的摄入标准以及宝宝的身体状态,科学合理地安排宝宝的膳食营养,多注重膳食营养的均衡、多元化。这样才能帮助宝宝更好地进行骨骼生长与发育,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