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呛奶是指在喝奶或吃食物时,奶液或食物误入气管而引起咳嗽或哽噎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婴幼儿中比较常见,尤其是在1岁以下的宝宝更为常见。
1岁多的宝宝呛奶大多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吮吸奶瓶姿势不正确:宝宝吃奶时,如果抱姿不正确或奶瓶角度不正确,就会导致奶液流进喉咙里或气管里,从而引起呛咳。
2.宝宝吃得过快:宝宝吃得太快,咽下食物或奶液的速度比呼吸的速度快,就会导致呛咳。
3.奶瓶孔太小或太大:如果奶瓶孔太小,宝宝就需要用更大的力气才能让奶液流出,而太大的孔则会导致奶液流得太快,这样就会让宝宝呛咳。
4.鼻塞:鼻塞会使宝宝在吃奶时呼吸不流畅,导致气管和食道的管道出现混乱,从而让奶液误入气管,引起呛咳。
当宝宝呛奶时,家长应该迅速把宝宝放在肩膀上面,让宝宝的头部低垂,用手拍打宝宝的背部,帮助宝宝将口腔里的食物呕出来,以避免吸入气道。
平常家长可以注意以下几点,降低宝宝呛奶的发生率:
1.选择适合宝宝年龄的奶瓶:根据宝宝的年龄选择合适的奶瓶,奶瓶孔的大小也要选择适合宝宝吸吮的大小。
2.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在喂奶时,确保宝宝的头部高于胸部,并尽量让奶瓶处于斜倾状态,减少宝宝闷气和呛奶的机会。喂奶时要注意和宝宝保持眼神接触和交流。
3.让宝宝慢慢吃:宝宝吃奶时,应该缓慢地吞咽,让宝宝自己掌握吃饱的节奏,不要一次吃得太多。
总之,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喂养状态,避免奶液误入气管引起呛咳的情况。如果宝宝呛奶频繁或发生呼吸急促等情况,应该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