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是衡量胎儿生命体征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孕期的不同阶段,胎心率也会有不同的变化。一般来说,胎心率可以从怀孕初期就开始监测,直至胎儿出生。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不同孕期胎心率的测量方法和参考范围。
1. 孕早期(1-12周)
在孕早期,测量胎心率一般通过阴道超声检查进行。此时,胎儿的心脏已经开始形成,但由于心臟尚未发育完全,因此胎心率相对较慢(大约每分钟在100次左右)。同时,由于子宫尚未完全成熟,母体血液容错性高,胎儿待在没有交流氧气的封闭环境中,肺部功能不完善,因此胎心率变化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很大。因此孕早期的胎心率更加需要密切监测,不能出现剧烈波动。
2. 孕中期(13-27周)
在孕中期,测量胎心率通常采用腹部超声检查或胎儿医疗监测仪。此时,胎儿的心脏已经发育完全,每分钟心跳数约在140-160次左右。胎儿运动频繁,代表胎儿心跳率和胎儿心脏负荷的变化,在这个时候会发现差异明显,如果超过正常范围,需要引起警惕。
3. 孕晚期(28-40周)
在孕晚期,测量胎心率仍然使用腹部超声检查或胎儿医疗监测仪进行。此时胎儿心跳数约在120-160次之间。近期已经进入末期,子宫收缩也会影响胎心率变化。在这个时候,需要特别注意存量不足的检测情况,容易引发医疗差错或不必要的紧急情况。
总之,测胎心率是确保胎儿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必须要在孕期进行。不同孕期有不同的方法和参考范围,孕妇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测量,并密切关注胎儿生命体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