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呛奶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在喂养婴儿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婴儿很容易从口中呛出奶水,有时还会导致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那么,婴儿为什么老是从鼻子呛奶呢?
首先,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婴儿吮吸过程不当引起的。在吮吸奶嘴、乳头的时候,婴儿如果吸力过强、过快,就会出现大量的奶水涌入口腔,过多的奶水无法迅速地通过食管消化吸收,就会顺着反射性的喉部肌肉收缩进入气管和呼吸道,引起呛咳和哽噎。此时,婴儿的舌头、喉头、鼻腔等通道尚未充分发育,导致口、鼻之间的分隔不够严密,就会使呛入喉咙的气体或液体通过鼻腔喷出,引起鼻子呛奶。
另外,还有可能是因为婴儿的胃黏膜不够成熟,缺乏足够的酸性消化液,消化能力慢,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过长,胃酸增多,造成胃食管反流,当奶水再次进入食管时便会呛出,甚至还会引起婴儿胃口不佳、吐奶等症状。此时应该采取倾斜式喂养姿势,保持婴儿头部高于胃部,避免奶水倒流到食管和喉部。
此外,还有可能是婴儿的鼻腔过于敏感,当空气中的灰尘和病毒进入婴儿的鼻腔时,会引起婴儿的鼻子发痒、流鼻涕等不舒适感受,同时也会影响他的进食,引起呛咳和呛奶。
综上所述,造成婴儿呛奶的原因有很多,家长们在喂养婴儿的时候应该注意观察,在发现呛奶情况下要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婴儿的健康安全。建议婴儿的母亲在喂奶的时候,探测一下奶嘴的大小是否适合婴儿的口腔大小,同时还要确保婴儿的吮吸力度和频率适当,以避免婴儿呛奶和吐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