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在妊娠期间的生命和健康状况很大程度上受胎心率的影响。因此,胎心率的监测是孕期保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措施。那么,胎心率多少周开始稳定呢?
一般来说,在妊娠早期妇产医生建议孕妇每天测量一次胎心率,以此来监测胎儿的健康状况。在孕早期,由于胎儿的发育还不完善,胎心率会有所波动,但正常范围内。到了孕中期,由于胎儿的心脏逐渐成熟,胎心率会趋于稳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因此,胎心率在孕中期的24周左右就开始稳定,且持续到孕后期。而孕期第一、二和三孕周的胎心率分别应在110~175次/min、 120~180次/min和110~160次/min左右。孕中期(14-26周)胎心率在每分钟120-160下之间属于正常范围。如果胎心率高于此,可能表示胎儿代谢水平加快,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如果低于此值,可能表示胎儿脑部供血不足等情况。
当然,孕妇在孕期中若有不适如痛经,头痛头晕,胎动减少等反应,胎心率下降,这时候要及时就医,以保证胎儿的生命和健康。同时,怀孕期间还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保证胎儿健康和优质发育,让胎心率稳定在正常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