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喝奶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呛到奶,吸入呛入到喉咙里,引起咳嗽、打喷嚏、痰液、甚至呕吐等症状。父母应了解宝宝呛奶后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喂养方式,保护宝宝的健康。
呛奶的原因:
宝宝吃奶过程中呛奶的原因很多,例如:吸奶力度过大,喝奶品种不适合宝宝,奶嘴尺寸不合适等等。此外,如果宝宝吃奶时过于烦躁、心情不好、睡意浓厚等,也可能会引起奶呛。因此,父母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状态,及时调整喂养姿势和时间,帮助宝宝顺利进食。
没事的表现:
宝宝呛奶后,如果情况没有过于严重,通常会出现以下情况:
1. 宝宝自然咳嗽,表明他的自我保护能力很不错。咳嗽的作用是使呛到的奶水排出,让呼吸道恢复正常。
2. 宝宝自行把呛到的奶水吐出来,或者喉头里发出“呜噜呜噜”的声音就是宝宝在将奶水排出。呕吐后,宝宝应该马上被拍打几下,帮助刺激咳嗽,使呼吸道更加畅通。
3. 宝宝咳嗽后恢复正常呼吸。如果短时间内,宝宝的呼吸就恢复了正常,他看起来没有不适的迹象,那么其实就没有必要过度担忧。
4. 宝宝后续进食正常。如果宝宝味觉没有受到影响,没有失去食欲,没有呕吐,说明影响并不大,没有必要太过担忧。
当然,这些表现只是相对正常的情况,如果宝宝呛奶时间长,不能自行排出奶水,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如呼吸急促等,应该立即就医。
如何避免呛奶?
想要减少宝宝呛奶的次数,有以下几点建议:
1. 了解宝宝的饮食习惯。 对于像母乳、酸奶等较流动的液体,可以给宝宝选择较细的奶嘴;对于比较稠的奶粉,可以考虑用较大的奶嘴或者按压流速。
2. 安排喂奶位置。可以让宝宝坐直或半斜倚着,头的位置高于身体,这样有利于奶水畅通,并且防止呛奶现象发生。
3. 喂养时注意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宝宝的消化道造成刺激,导致呛奶。因此,喂食的奶水要保持恰当的温度。
4. 注意奶瓶的清洁问题。保持奶瓶、奶嘴的清洁和卫生非常重要,要及时更换和消毒。平时要确保奶瓶、奶头的清洁,使用前及时清洗消毒。
总之,呛奶的情况很常见,父母应该了解宝宝呛奶后的表现,及时处理,以确保宝宝的身体健康。同时,也要注意喂养时的方法、时间、温度等问题,并定期更换奶嘴、消毒奶瓶、保持儿童餐具的卫生,帮助宝宝安全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