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特别是在冬季和春季,由于气温变化大,容易让宝宝受凉而引起发烧。但是,宝宝发烧有一定的规律,当家长了解了这些规律,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宝宝缓解发烧的症状。
第一,宝宝发烧的温度是高峰期和低谷期的交替出现。宝宝发烧的高峰期一般在晚上,而低谷期在早上。在晚上发烧是因为晚上温度较低,宝宝的新陈代谢变缓慢,加上身体免疫反应的增强,导致体温上升。而早上过后宝宝的新陈代谢逐渐加快,身体免疫反应下降,热量也会逐渐下降。
第二,宝宝的发烧周期一般为3-5天。在宝宝发烧初期一般是先出现轻微的头痛、喉咙痛、皮肤发红等症状,接着温度开始上升,到了第二天或第三天开始,通常会达到高点,直到第四天或第五天就会逐渐下降了。
第三,不同部位的体温不同,口温和肛温差异较大,腋下温度稍低。一般而言,口温比肛温高0.5℃~1℃左右,腋下温度比口温低0.5℃~1℃左右。因此当宝宝发烧时,最好采用肛温测量法以获取最为准确的体温值。
以上就是宝宝发烧的规律,当家长了解这些规律,可以更有效地应对宝宝发烧。当宝宝发烧时,需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并且可以使用退烧药和饮食调理来帮助宝宝降温。当然,如果宝宝发烧持续不退,伴随其他不适症状的出现,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