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不仅关系到骨骼健康,还涉及神经、心血管等生理功能。一岁以后的宝宝,如何科学合理的补钙呢?以下是一些补钙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给宝宝补充含钙食物
含钙食物主要包括牛奶及其制品、豆类、海产品、骨头类等。宝宝一岁以后可以适量增加奶制品摄入量,不过由于乳糖不耐受以及过敏等问题,也可以选择其他含钙食品,如豆腐、鱼虾等。
2. 给宝宝增加户外活动
充足的户外活动有利于宝宝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维生素D又是钙的重要“合作者”,有助于维持宝宝骨骼的良好状态。建议每天给宝宝安排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如散步、玩耍等。
3. 适当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不光可以促进钙吸收,还能够加快骨骼发育,增强免疫力等。不过,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因为过量的维生素D也不利于宝宝的健康。
4. 控制荤素比例
过多的荤食会使宝宝体内的酸度增加,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所以父母们需要注意控制宝宝的荤素比例,搭配营养合理的饮食。
5. 避免高糖高盐食品
高糖与高盐不能直接影响钙的吸收,但是它们可以影响体内酸碱平衡,使钙质流失,加速骨质疏松的进程。所以建议少给宝宝吃零食、糖果、冷饮等高糖高盐食品。
总之,宝宝一岁以后的补钙要广泛、持续、科学。钙质是伴随着宝宝成长的,当宝宝摄入的钙比消耗的多时,宝宝的骨骼才会得到充分的补充和建设,帮助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