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奶在婴儿早期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是由于婴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食道、胃、贲门之间的机能尚未协调等原因导致,而吐奶呛到则是在吐奶时经常发生的问题。吐奶本身并不是一种症状,更不是一种疾病,除非是过于频繁,才会影响婴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那么为什么吐奶会呛呢?吐奶和呛咳的联系在哪里呢?
首先,吐奶本身就是一种困难的过程,婴儿处于向上的位置,面对重力作用不断将食物从肚子里“挤”出来,这样导致孩子经常有吐奶的情况。如果孩子在吐奶的同时还在哭、扭动身体等动作,容易导致食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呛咳。
其次,吐奶过程中,食物一旦流入呼吸道,就会刺激喉部引发呛咳反应,这是一种机体自然的保护机制,通过呛咳来清除呼吸道的异物和分泌物。但是婴儿的呛咳反应相对较弱,很多情况下无法将食物完全排出,导致婴儿长时间处于呛咳状态,很容易引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最后,如果婴儿吐奶量较大或者频繁,就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受到刺激,反射性痉挛收缩,促使贲门松弛,从而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容易引起胃酸灼伤,婴儿感到不适,出现呛咳的症状。
因此,家长需要注意照顾婴儿的姿势,使其头部高于胃部,减少胃内容物反流的风险;在喂奶时要控制奶量和速度,尽量避免过饱和过快喂养,避免负担消化系统;对于吐奶过程中婴儿哭闹等不良动作,要尽可能缓解其情绪,以减少呛咳的风险。如果婴儿呛到严重程度,家长应该尽快寻求医生的帮助,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