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的心率是反映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胎心率在每分钟120-160次之间属于正常范围。但是胎心率根据妊娠周期不同会有所差异,35周时的胎心率135这个数值是在正常范围之内的,因此没有必要过于担心。
在孕期过程中,胎儿的心跳随着周数的增加而逐渐缓慢。在孕早期,由于胎儿心脏的发育尚不完善,心跳过快或过慢都是有可能的。到了18周左右,胎儿的心跳会逐渐稳定在每分钟120-160次之间,而随着妊娠晚期,胎儿的心跳又有所下降。同样,胎心率受到孕妇自身心理状态、胎儿活动、胎盘功能、胎儿缺氧等因素影响,所以一次胎心监测只能反映出此时胎儿的生命体征。
如果35周时的胎心率超出正常范围,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以避免后续对胎儿健康的影响。具体而言,如果胎心率过高(大于160次/分),可能提示胎儿缺氧、羊水过少等情况,此时需要及时就医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如果胎心率过低(小于120次/分),可能提示胎儿心血管系统发育异常、胎位异常等情况,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估,若胎儿安全情况不佳而需要产生,应及时进行剖宫产手术避免胎儿窒息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除此之外,孕妇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睡眠质量等,有助于保持胎儿健康,有益于顺利完成孕育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