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奶拍嗝是帮助宝宝排出肚子里的气体,以避免肚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发生的好习惯,但是即便拍了嗝,宝宝仍不排除呛奶的风险。
首先,为什么会呛奶呢?一般来说,吃奶时宝宝会产生反射性的吞咽动作,将奶液送入胃部。但在特殊情况下,宝宝吞咽不当,奶液会进入气管或呼吸道中,引起呛咳和窒息等危险状况。可能的原因包括:
1.宝宝吃得太快。当宝宝狂饮奶瓶,吞咽过程过于急促时,奶液没来得及滑入胃部,就被喷溅进了气管。
2.奶瓶位置不当。如果奶瓶放置得太高或太低,会使奶液流得不稳定或流的速度过快,造成宝宝的窒息危险。
3.宝宝姿势不正确。宝宝必须为吃奶做好准备,让他保持一个能够顺利地吞咽奶液的姿势。
综上所述,虽然拍嗝有助于排气,但仍不能完全避免呛奶的情况发生。建议宝妈们在喂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喂奶速度。让宝宝慢慢吃,有机会事实上咀嚼食品刺激胃肠道。对于宝宝而言,慢吞咽有助于促进口咀嚼,预防呛咳。
2.奶瓶姿势。调整奶瓶需要合理高度,并且尽量将喂奶瓶支撑到口。
3.适合的喂奶姿势。宝宝喝奶时的姿势要适合他的年龄。对于新生儿,最好让宝宝趴着喝奶,以避免让奶流过快和进入没有成熟的消化系统。
4.如果宝宝呛奶,要马上把宝宝抱起来,轻轻拍打他的后背,帮助他排出呛入呼吸道的奶液。摸摸宝宝的鼻子作为评估宝宝健康的标准,如果鼻子感觉湿润或者奶液流出,说明宝宝呛到奶液。在此情况下,一般没有必要紧急或者去医院解决宝宝的问题。在调整好喂奶时姿势、婴儿体位,保证宝宝拥有舒适的体位、空气流通通畅、满足宝宝口舌姿势为生产理想了,呛到奶液的情况也自然就远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