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是评估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在孕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检查次数。
在孕早期,习惯上会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医生会进行身体检查、询问病史和做一些必要的检查,包括听取胎心。一般在孕早期(6~12周)胎心率在110~170次/分钟,这个时候只需要听取一次即可。
在孕中期,胎儿的器官逐渐成熟,胎心率会逐渐降低,在孕中期(12~28周)胎心率在每分钟110~160次/分钟之间,这个时候建议进行产前检查,包括测量血压、血糖水平、宫高、肚围、胎位等,同时也需要通过胎心监护仪连续监测30分钟,记录胎儿的心率及其变异情况,检查频率为每次孕检。
在孕晚期,胎儿的生长发育进一步成熟,胎心率可能会略有下降或者保持稳定,在孕晚期(28周后)胎心率在每分钟100~160次/分钟之间,这时候对于初产妇或高危孕妇,每周会检查一次胎心率。
总的来说,孕期中不同的病情和情况也会影响检查频率,例如早产、多胎妊娠、胎儿异常、孕期并发症等,需要经常进行胎心监测。同时,孕妇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使用家用胎心监护仪观察胎心情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家用胎心监护仪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能替代医院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