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故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因此,很容易在出汗过多后,就受到凉气的侵袭。这就容易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如感冒、咳嗽、发烧等。为了避免宝宝出汗着凉,家长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室内温度要适宜。一般来说,宝宝所处的房间温度应在20℃~24℃之间。如果房间温度太低,可以选择向奶粉中加点蜂蜜或是蔬菜汁等热性食物来给宝宝补充热量。
2、给宝宝穿衣服要恰当。夏天时,宝宝穿的衣服要轻薄透气,千万不能穿厚衣服,否则出汗较多,但是无法很好散热,容易着凉。冬天时,则要防止穿太厚的衣服,导致出汗后直接受凉。最好选择层层叠穿的保暖衣物,这样既能保证宝宝的体温,也能避免出汗后受凉。
3、维持室内适度的湿度。湿度过低的房间容易让人皮肤干燥,容易引起不适和感染。对于宝宝而言,湿度过低不仅容易引起宝宝出汗,同时皮肤也极易干燥,此时宝宝皮肤易受到感染,外敷药物较难渗透,养护较烦琐。建议家长给宝宝放入一些湿度适宜的植物,保持室内湿度在50%以上。
4、注意宝宝的饮食和作息规律。宝宝的免疫力较父母低,在保证足够营养的同时,家长们要控制好宝宝的饮食和作息时间,并避免吃过于油腻或辛辣的食物。
5、经常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如宝宝出现发热或其他异常症状时,及时联系医生进行检查。
综上所述,家长要注意宝宝的衣着、饮食、作息等方面,帮助宝宝调节体温,避免出汗着凉。这样既能提升宝宝的免疫力,也能有效保护宝宝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