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骨密度是指骨骼中的钙盐和其他矿物质含量,是衡量骨骼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当骨密度低于正常范围时,就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甚至导致骨折等问题。常见的骨密度检查方法是DEXA检查,一般从三岁开始进行。
当宝宝经过骨密度检查后,如果结果显示骨密度值为-1,这并不算非常低,属于正常范围内,但是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和锻炼等方面,以保持骨骼健康。
营养方面,骨密度与钙的摄入有很大的关系。婴儿时期,母乳或配方奶中的钙足够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但随着宝宝的年龄增长,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和长身体的快速发育期,需要增加钙和其他营养素的摄入。这时候可以在宝宝的饮食中增加含钙较多的食品,如牛奶、豆腐、海鲜、蔬菜、水果等。同时,也可以选择补充钙剂,但是要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和方法进行。
运动也是保持骨密度的重要因素。长时间的久坐和缺乏运动会让骨骼负担减轻,钙质代谢下降,导致骨密度下降。因此,建议宝宝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包括户外活动、体育锻炼、游泳、跳绳等等。
总的来说,当宝宝的骨密度值为-1时,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锻炼来增强骨骼健康,如果医生认为需要补充钙剂,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但是,需要特别注意,如果骨密度值过低,达到骨质疏松的程度,就需要积极进行治疗,避免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