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身上青的通常是“痣”,也称为“胎记”。但在临床上,痣和胎记是有区别的。痣通常是发生在皮肤的一些区域上,其形态和大小不一,尤其是在肩部、胸部、腹部、臀部等部位比较常见。而胎记则是孩子在出生前,经过胎儿的胎盘、母体脉络等交换物质、营养和氧气的过程中,某一部位细胞生长异常而形成的。因此,胎记通常比痣更常见在头部、颈部、手臂等地方出现。
胎记有多种类型,如母斑、鸡眼状母斑、色素痣、血管瘤、脂肪瘤等。母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胎记,通常呈现较大的圆形或椭圆形,色泽为棕色或黑色,可以位于身体的任何部位。鸡眼状母斑是由一条细长的色素带构成的,通常呈现为垂直于身体的方向,形似鸡眼。色素痣是由多个色素细胞聚集形成的,通常呈现为斑点状,颜色可以是黑色、棕色、灰色等。血管瘤则是由血管细胞增生形成的,通常呈现为红色或紫红色,可以分为表浅血管瘤和深部血管瘤。脂肪瘤是由皮下脂肪细胞形成的,通常呈现为柔软的肿块。
大部分胎记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但是对于特定的胎记,如血管瘤和深部血管瘤,如果出现了再生(增大)的趋势,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压迫周围器官、出现出血、感染等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痣”并不是“胎记”,它们可能是一些皮肤上的生理现象,如褐青色斑点痣、丛毛痣等。在发现孩子身上有任何症状或不正常的体征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