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是指胎儿心跳的频率,通常用每分钟心跳次数来表示。观测胎心率能够提供宝宝健康和发育情况的线索,也能够帮助医生判断宝宝是否有生命危险的情况。那么,胎心率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观测呢?
1. 产前检查
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其中就包括胎心监测。通常医生会按照标准流程,使用胎心监护器来记录胎心率。监护器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持续记录模式,即一次记录40分钟;另一种是间断记录模式,即每次记录20分钟。产前检查应该在孕期的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初检的时间一般是在怀孕12周之后,并不断的进行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自我监测
孕妈妈也可以自己进行胎心率的观测,这样可以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进行处理。自我监测的方法一般是使用胎心仪。这种仪器可以在家中使用,可以记录胎儿的每一次心跳并且实时显示,方便孕妈妈即时观测。
3. 医院急救
如果孕妇已经处于高危期,例如有胎盘早剥的迹象、宫缩过于强烈等等,那么就需要及时的进行医院急救。经过急救医生的检查,医生可以利用胎监仪进行胎心率的观测以及判断宝宝的生命情况。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胎心率的观测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孕妇和家人不要尝试自行操作,以免出现误诊或者误判的情况。在孕期中,万事小心,身体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