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出生后,很多家长都会发现自己的宝宝身上有胎记。所谓胎记,是指在胎儿发育期间,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皮肤上某一区域的细胞增生过多或分布不均,形成了呈现出不同颜色或纹路的斑块或突起。这些胎记并不会给婴儿带来任何的不适或危害,也没有必要治疗。
常见的胎记:
常见的胎记有血管瘤、色素痣、巨母痣等。
血管瘤:
血管瘤是新生儿最常见的胎记之一。它是由血管细胞的增生而引起的,形状多样,颜色从浅红、粉红到深紫不等。血管瘤可分为表浅型和深部型两种,浅表型血管瘤厚度较薄,深部型血管瘤较厚。
色素痣:
色素痣因为皮肤表层的黑色素过多而形成。新生儿的色素痣通常为淡黄色或淡黑色,而且大小颜色多变,通常在出生后几周逐渐出现,但是大多数的色素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 父母如果发现儿童色素痣突然发生快速生长,或者“神经母细胞瘤样”性病变发展,表面变为黑色或白色等症状,应及时咨询专科医生,以免发展成恶性的黑色素瘤。
巨母痣:
巨母痣可分为梅毒性母斑和先天性母斑两类,它们常常发生在新生儿或幼儿身上。巨母痣通常是由皮肤上的细胞过多或不均匀地分布而引起的。一般而言,这种病斑较大,通常超过5厘米,并且颜色比正常皮肤深或浅,呈现出不同的棕色或由紫红色到深棕色不等的颜色,它通常会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减小甚至消失。
总体而言,胎记在儿童出生后逐渐变淡或消失的机率非常大,只有少部分胎记需要治疗。父母应该定期关注胎记的变化,如果发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胎记通常使用的是激光等非手术方法,治疗状况因人而异,必要时可以听取专业医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