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是反映胎儿心脏健康状况的指标之一,是孕期监护中的重要参数。通常情况下,胎心率在120-160次/分钟之间属于正常范围。但是,当胎心率低于120次/分钟或高于160次/分钟时,就需要引起警惕了。那么,胎心率为什么会降低呢?
1.孕妈妈自身的原因:孕期生活中的不健康因素可能会导致胎心率降低,比如过度疲劳、情绪紧张、饮食不当等。此外,孕妇患上一些疾病例如感冒、肺炎、贫血等,也会影响胎儿的心脏健康。
2.羊水过少或胎儿宫内发育不良:如果孕妈妈的羊水过少或者胎儿宫内发育不良,都可能导致胎心率降低。因为这些情况下胎儿所处的环境不太好,心脏的肌肉萎缩程度变大,影响了心脏收缩力,进而导致胎心率下降。
3.胎儿窘迫:当胎儿所在的子宫内环境过于不良时,会引起胎儿窘迫,其心脏就不得不通过降低心率减少能量消耗来适应胎儿寿命延长的环境。
4.胎儿宫内窒息:胎儿在宫内中正常呼吸是通过母体输送的氧气进行的。而在一些窒息环境下,如胎盘早剥或脐带绕颈等,胎儿如果不能正常呼吸,就会出现心律减慢。
为了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健康,胎心率的变化需要及时引起医生的关注。孕妇可通过规律的产前检查及健康生活习惯来维护自己和宝宝的健康,保证胎心率处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同时,医生也需要对孕妇和胎儿的情况进行严密监护,合理地进行干预措施,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