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是家长们比较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新手父母。药物治疗是常用方法之一,但是一旦进入药物治疗阶段,家长需要注意给药时间、剂量等问题,更需了解清楚药物治疗的要点。
一、药物治疗的原则
1. 热度超过38.5℃时,可考虑给药。
2. 病因未明确时,退热药不要乱用。
3. 给药剂量、频次、种类应当根据儿童年龄、体重、特殊情况等综合考虑。
二、退烧药物的种类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退烧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每种药物都有各自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1.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发热,如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建议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使用。
2. 布洛芬:适用于针对疼痛和发热的病症。建议适用于婴幼儿,但是不适合于对布洛芬过敏的儿童。
三、药物给药时间的长短
对于药物给药时间的长短,需要根据宝宝体温控制情况来作出判断。
1. 低烧、中烧:如果宝宝的体温低于39℃,则可以根据宝宝体温情况和医生建议来给药,如果宝宝烧到消退才停止用药。
2. 高烧: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9℃,可以先喂退热药进行发热控制,发热控制到视情况而定,但是建议不要超过3天,如果发热情况依旧没有明显好转,则需去医院就诊。
总之,在给药过程中,家长应该不断关注宝宝的体温控制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在用药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药物剂量和时间的控制,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最后希望家长们能够增加对宝宝发烧的了解,做好宝宝的防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