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是指胎儿在母体中的心跳次数,在孕期中是非常重要的监测指标之一。通过胎心率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宫内窘迫、胎儿缺氧等情况,有助于保护胎儿的健康发育。那么,胎心率应该多久测一测呢?以下是相关知识的介绍。
孕期胎心率的监测
孕期胎心率的监测是基于胎儿在母体中的心跳次数来进行的。正常情况下,胎心率应该在每分钟110~160次之间。为了保障胎儿的安全,孕妇需要定期进行胎心率的监测。一般来说,孕期胎心率的监测频率如下:
1. 孕早期
孕早期指孕周12周以前,此时根据孕妇的情况及医生的建议可以选择测胎心率。此时,由于胎儿的身体比较小,胎心率的监测需要用到一种特殊的仪器——超声红外胎心监测仪。这种仪器能够精确测出胎儿的心跳次数,一般建议每隔一周进行一次胎心率的监测。
2. 孕中期
孕中期指孕周12周到26周之间,此时胎儿已经逐渐发育成型。在此期间,胎心率的监测可以通过体检、听诊器、彩超等方式进行。一般建议每个月进行一次胎心率的监测。
3. 孕后期
孕后期指孕周26周以后,此时胎儿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一般建议每两周对胎心率进行一次监测,如果孕妇出现异常情况,如胎动变少等,则需要进行更加频繁的监测。
总之,孕期胎心率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及时发现胎儿的情况并保障胎儿的安全。由于每个孕妇的情况不同,所以具体的胎心率监测频率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如果孕妇出现异常症状,如胎动变少、腹痛等,则需要马上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并且进行胎心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