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孕期中,随着胎儿的发育壮大,胎心率也逐渐递减。在不同孕周,胎心率的正常范围会有所不同。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胎儿的胎心率在宫内停留12小时以上时,应保持在110~160次/分左右。因此,24周胎心率为170次/分,属于正常范围。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胎心率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及其范围都是有规律的。如果孕妇在妊娠过程中出现如下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1. 胎心率持续过慢或过快:胎心率低于110次/分或高于160次/分均属于不正常范围。
2. 胎动明显减少或消失:27周以后,胎动应该每天有10次以上,如出现胎动减少或没有动静,应及时就医。
3. 妊娠期间出现突发性出血、羊水破裂、羊水过多等情况。
4. 孕妇出现体温升高、头痛、恶心、呕吐等流感症状。
以上情况均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及时就医。孕妇在孕期中需要保持心情舒畅,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早发现问题,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持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