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孕期的胎心率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可以帮助确定胎儿的健康状况。胎心率通常是在怀孕6-8周左右开始可见,从此时开始逐渐递增直至妊娠20周左右达到峰值(约为每分钟120-160次),然后逐渐下降直至分娩。
早孕期胎心率137并不算低,但也不算理想。正常情况下,早孕期胎心率应该在每分钟110-170次之间,与孕周有关。偏低或过高的胎心率都可能提示胎儿存在问题。例如,胎心率过低可能表示胎儿缺氧,娩出早产或死胎等危险。而胎心率过高则可能与胎儿贫血或其他心脏异常有关。
然而,仅依靠单一的胎心率数值是不能完全判断胎儿的健康状况的,还需要结合孕妇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如果孕妇有明显的腹痛、出血或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此外,在孕检过程中,孕妇应注意饮食、调节情绪,定期自我检查胎动等,以及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营养补充和适当的运动,全面保障胎儿的健康发育。
最后,提醒准妈妈注意孕期保健,及时进行孕检检查,保障自己和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