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发育需要很多营养和氧气,同时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胎动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指标。通常来说,胎儿在5周左右就会开始有自己的心跳,8周左右开始有微弱的胎动,14周左右才能感受到外部的胎动,17周左右才能确定是胎动,到了22周左右开始进入高峰期,每天出现胎动次数一般在50-100次左右。
此后,孕妈妈会发现,胎动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在晚上,经常会有一连串的“宝宝踢”、“宝宝打嗝”等,这是正常现象。到了孕晚期,胎动次数更是增多,甚至达到了每小时10次以上的水平。但是,在正常情况下,每次胎动时间一般不会超过30分钟。
胎动频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随着孕龄的增加,胎儿的体积和运动能力逐渐增强,因此胎动的次数也会越来越多;二是母体内环境发生了变化,如孕妈妈的情绪和身体状态都会影响到胎儿的运动。
正常情况下,胎动的次数虽然会增多,但时间和强度不应该出现明显变化。如果孕妈妈发现胎动有显著增加或者减少,时间延长或者缩短,强度加强或变弱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避免出现胎儿宫内窘迫或其他问题。同时,孕妈妈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情,以保证胎儿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