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的心跳次数,是评价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孕期监护中,通过测量胎心率的变化来判断胎儿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胎心率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线变化:胎心率在孕早期时,通常在每分钟110-160次,这就是基线。在孕后期胎心率通常在每分钟120-160次之间。需要注意的是,基线的高低并不是十分准确,因为不同的胎儿会有不同的基线。
2. 反应性变化:胎儿心跳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为基线,另一种则是反应性变化。反应性变化表现为胎动、宫缩等因素引起的胎心加速现象,这是胎儿在对外界刺激做出的正常反应。
3. 加速变化:当胎儿在宫内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出现胎心率的加速,这是胎儿对于外界环境做出的适应性反应。这种加速通常在每分钟15-20次左右。
4. 减速变化:减速是指胎心率突然下降到基线以下的现象。通常分为低段、中段和高段三种,分别代表减慢趋势的开始、中间和结束。根据减速类型和出现时间的不同,可以判断胎儿的缺氧程度及其是否危及生命。
总之,胎心率的变化是孕期监护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指标。准妈妈需定期进行胎心监测,及时了解胎心率的变化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