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监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产前检查操作,能够及早发现胎儿异常情况,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出现危险事件。而胎心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胎心率,胎心率的正常值范围是多少呢?以下是相关介绍。
从胎心率的测量方式来看,可以将它分为外部胎心监测和内部胎心监测两种形式。外部胎心监测是通过贴在腹部两侧的胎心探头实现的,使用超声波探头把胎儿心跳的信号传给监测仪器,然后通过仪器转换成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分析。而内部胎心监测是将电极探头插入胎儿头皮内部,实时测量胎儿的心跳信号。
根据临床实践,胎心率的正常值波动范围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 胎儿大小和性别
不同大小和性别胎儿的胎心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一般情况下几乎没有明显的差别。胎儿越大,心率就越低;胎儿越小,心率就越高。男胎和女胎的心率差异不大。
2. 母体体位
特别是在采用外部胎心监测时,母体体位对测量结果会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医生会要求孕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
3. 孕周
不同孕周胎儿的心率也有差异,一般情况心率逐渐降低,到了37周左右心率峰值降至130~140次/分,随后又稳定地升高,到了出生前心率稳定在140~160次/分。
总的来说,胎心率的正常值范围是120~160次/分,如果孕妇在产前检查中发现胎心率低于120次/分,说明可能存在胎儿缺氧,孕妇应该立即前往专业医院进行检查。当然,如果超声检查、宫内电子监护等多种方法同时证实了胎儿健康状况良好,胎心率波动在110~120次/分也不算是大问题。
总之,准妈妈在孕期中应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及时发现体内异常情况,确保自身和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