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圈腿,医学上称为外展步态,是一种脚向外拐的步态,也是儿童发展阶段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步态异常。罗圈腿的宝宝在行走时,双腿外侧相互碰撞,两脚内侧间距较大,造成行走不稳、缓慢和疲劳。
罗圈腿是由于儿童膝关节内侧髁生长发育迟缓,导致下肢骨髓内侧弯曲,脚向外侧转出所导致。通常儿童在2-3岁时出现罗圈腿,3-4岁时逐渐好转,7-8岁前逐渐恢复正常,但有少数儿童可能需要接受治疗才能缓解症状。
罗圈腿的宝宝在行走时,会出现一些特征性症状,如:脚背向外,脚跟内扣;走路时双腿外侧相互碰撞,容易跌倒;行走缓慢,爬楼梯、上下坡等活动不便;双脚之间构成的夹角比正常儿童大等。
当父母发现孩子存在罗圈腿时,应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康复师,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治疗。对于大多数经过医生评估后认为无需治疗的儿童,家长应加强日常的体育锻炼,帮助孩子加强下肢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对于需要治疗的儿童,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矫正鞋、拐杖及手术等,具体方法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总之,罗圈腿并不是一种可怕的疾病,许多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体能的提高都能够逐渐恢复正常,家长不必过于焦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认真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