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圈腿,或称为“X形腿”,是指两膝间距离过大,走路时膝盖相互碰撞的一种现象。婴儿为什么会出现罗圈腿呢?主要原因有两个:生理发育和环境影响。
首先说说生理发育。婴儿的骨骼和关节发育处于不断的发育和成长之中,在这个过程中,骨骼和关节还没有完全形成。婴儿要学会走路,就必须在这个过程中适应不断变化的身体。新生儿时,我们的骨盆宽度较小,腿骨之间还有一定的角度,这就导致了婴儿出生时双腿弯曲呈外展状态。不过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膝关节的结构会逐渐形成。一岁左右,宝宝的膝关节就形成了约15度的外翻角度,两岁时双膝间距离逐渐减小,腿部逐渐发展出一定的角度和规则性。
其次,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到宝宝的腿部发育。现在的孩子很少有机会爬行,在坐着喂奶、抱着、使用电器产品等生活环境中,都容易造成宝宝久坐不动,少运动,容易产生罗圈腿的问题。
另外,家人的误解也是导致宝宝罗圈腿的原因之一。有些长辈认为罗圈腿是营养不良或缺钙引起的,其实并不准确。骨骼发育需要的营养摄入是很多的,若是某些营养成分缺乏,对宝宝骨骼成长影响可能更严重的是促进骨骼生长和骨的强度,比如钙、铁、锌、硒等,而罗圈腿与营养不良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我们应该给宝宝提供充分的运动机会与空间。宝宝出生后,就应该从侧面仰卧、俯卧的体位开始,逐渐让他们学会翻滚、爬行、坐起、站起、行走等,让宝宝通过游戏与活动,多运动、多运动!如果发现宝宝的罗圈腿问题不能自行缓解,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认是否需要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