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毒是指妇母体内毒素能够充血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在胎儿期间长时间的积蓄起来,导致胎儿出生后表现出多种毒性症状的疾病。那么,胎毒是在胎儿发育的哪段时间形成的呢?
胎儿发育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胚胎期、器官形成期和生长发育期。胚胎期在受精后开始,一般为受精卵着床后到第8周,此时形态结构和组织器官才刚刚开始建立,个体大小只有几毫米左右,此时即使毒素有进入胚胎的可能性,但由于胚胎体积小,排泄系统发育不完善也无法将毒素排出,毒素的积累在这个时期不会危害胚胎。
而器官形成期主要是在第9周到第38周,这个时期是胎儿生命中最关键的时期之一,是胎儿器官组织的大量发育、形成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由于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等因素,毒素进入胎儿体内,就有可能导致神经、脑等器官的先天性缺陷和功能异常,容易引起出生缺陷和智力障碍,甚至产生流产、早产和死产等。
早期的一些研究表明,胚胎期和器官形成期胎毒的形成概率较低,胎儿出生后多表现出后天感染的症状;而目前的观点认为,胚胎期和器官形成期都有胎毒形成的可能性,其中器官形成期胎毒发生的概率最高。
因此,为了保证胎儿健康,减少胎毒形成的可能性,孕期妇女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放射、毒物等对身体有害的因素,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积极治疗疾病等。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胎儿出生后患上胎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