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是宝宝在母亲子宫内的心率。在怀孕期间,准妈妈们都会经常检查胎心率来确保胎宝宝的健康状况。正常胎心率在120-160次/分钟之间,如果胎心率下降,会引起准妈妈的焦虑和担忧。下面我们来看看胎心率下降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1.胎儿宫内缺氧
胎婴在母体内是靠胎盘吸取氧气,如果孕妈妈本身或者有某种原因导致胎盘功能不正常,就会导致胎宝宝缺少氧气,因此胎心率就会下降。如果怀孕妇女有贫血、高血压等疾病,会使胎婴处于宫内缺氧的状态。
2.胎儿发育异常
如果胎婴身体发育异常,心脏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可能会出现问题,从而导致胎心率下降。这种情况下,如果医生及时发现胎宝宝的异常状况,会考虑采取引产等措施保护孕妈和胎宝宝的生命安全。
3.宫缩频率过快
在分娩前期,孕妇宫缩较为频繁,但这时的宫缩不会让胎儿心率出现显著异变。但如果宫缩的时间间隔过短,胎宝宝就会像长时间的憋气一样,导致缺氧、血液循环不畅。这时候,宫缩的频率和强度应该受到科学化的控制,以保证胎儿和孕妈妈的安全。
如何应对胎心率下降?
如果胎儿心率低于正常值,医生一般建议做以下处理:
1.给孕妇一个心理安慰,不要过度紧张和担忧;
2.让孕妇平躺,并且最好左侧卧位,减轻子宫压迫,保证胎儿供氧,推荐三天回诊检查;
3.检查孕妇自身情况,如血压、贫血等,针对症状进行治疗;
4.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孕周、胎儿体重、孕期胎儿监测结果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妊娠中期和后期,胎心率一般是稳定的,随着临近分娩,胎心率也有可能会因为胎宝宝的等级变化而下降,从而促进分娩的顺利进行。如果准妈妈的胎心监测数据异常,建议及时就诊,并按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观察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