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发烧时,很多父母第一时间会给宝宝服用药物来降温。但是,药物剂量的掌握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可能会引起过度的药物副作用,甚至危及宝宝的健康。因此,正确使用药物非常重要。
药物剂量
药物剂量是指药物的使用量,通常以体重计算。药品配合说明书上会给出药品剂量的建议以及使用情况,以各种单位计量,如毫克(mg)、千克(kg)、毫升(mL)等等。对于宝宝而言,建议根据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用药,或者参考产品说明书上的用药建议,或在您的医疗保健提供者的指导下用药。
在选择药物时,首先要明确药物适用于哪个年龄组。其次,应根据宝宝体重、身高、年龄等因素选择最适合宝宝的药物。一些重要的剂量如下:
1. 常用的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常用药物名称为泰诺),建议剂量为10-15mg/kg(体重)一次,每4-6小时一次。宝宝最大每天的剂量不应超过60mg/kg(体重)或3-4g。
2. 速效散、板蓝根等中药剂量,一般为五宝散(每次1-3克左右,1天2-3次)、速效散(每次4-15克,1天2次)、板蓝根(根据宝宝的体重、年龄不同而变化,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剂量建议使用)。
3. 对于2岁以下宝宝,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建议不要使用颗粒状、片状、胶囊状等口服药形式,建议使用橘子味、草莓味等口服液。
使用注意事项
1. 尊重医生开具药方,并严格按照医生指示用药。
2. 建议家长在宝宝服用药物前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仔细查看该药品是否适合宝宝,以及宝宝服用药物的各种注意事项。
3. 繁忙的家长经常用药后很快就关心宝宝的状态,然而一些药物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产生效果。因此,家长要耐心等待,不要改变药物的剂量或停止使用,更不能聚集两个或更多的药物在一起,粒子过大的要及时搅拌均匀。
4. 环境要求,给婴儿和小孩吃药时应选择高椅子或轻轻的按在大腿上,以方便药物的吞咽或溶解,以防止误吸或呕吐。
总之,正确掌握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在给宝宝服用药物时需要注意,必要的话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