呛奶是婴儿在喂奶时不小心将奶水呛入气道而引起的一种过程,因为喝奶时,婴儿的食管和气管在位置上很近,所以偶尔发生呛奶是正常的。但如果频繁发生呛奶,就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了。
呛奶有什么危害?
呛奶会对婴儿的呼吸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奶水进入气管和肺部,就会引发吸入性肺炎等严重疾病。另外,呛奶还可能引起呼吸急促、面部潮红、咳嗽、喘息等症状。
如何避免婴儿呛奶?
1. 喂奶姿势正确:将婴儿放在足够支撑的位置上,头部略微向上,这样奶水就会顺着食管流入胃部。同时,婴儿吸吮的速度也需要适中,不要过快或过慢。
2. 控制奶瓶的倾斜角度:过于垂直或者过于倾斜的角度都会导致婴儿呛奶。建议将奶瓶垂直或稍微倾斜一点角度喂奶。
3. 注意婴儿的体位和姿势:让婴儿整个身体都处于舒适的状态,不要将脸或者头揉到被子里面,这样会造成婴儿呼吸不畅,容易引起呛奶。
4. 喂奶之前让婴儿打嗝:婴儿在吃奶的过程中会吞入空气,因此喂奶前和喂奶中途都需要让婴儿打嗝,将肚子里的空气排出来。
5. 选择适合婴儿的奶瓶:适合婴儿的奶瓶应该具有良好的造型和流速。同时,奶嘴的大小和形状应该适合婴儿的口型,这样喝起奶来更加容易。
如果宝宝发生了呛奶,应该怎么做?
当宝宝发生呛奶时,应该先让宝宝靠在父母的胸口上,让宝宝头部稍微向下,轻轻拍打他的后背,以促进奶水的排出。如果大量的奶水被卡在气道里无法排出,应及时就医。
总之,家长在平时喂奶时一定要注意上述事项,避免宝宝呛奶。同时,家长也要学会正确的急救方法,以备不时之需。另外,宝宝一旦频繁发生呛奶,还需要及时就医,排除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