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专业的观点中,一般认为宝宝出生后0-6个月内其骨骼发育仍处于相对萎缩状态,此时宝宝需要通过母乳或配方奶来获取足够的钙质供给,不需要额外的补充。之后的6-12个月之内,宝宝出现了快速发育的状态,其身体的各个组织以及器官都在逐渐成长和发育。这个时段,宝宝的营养需要相对更多一些,并且同时需要高质量、丰富的钙质作为建立其强健骨骼所必要的条件。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在这个时候,不一定需要进行补钙。这是因为,在宝宝饮食中应当保证足够的小米粥、豆腐、乳制品等钙质食品的摄入,就可以保证其足够的钙质供给。此时如果重复进行钙质补充,甚至会引起某些不良反应,例如钙沉着症等症状,对于婴儿健康也是直接的威胁。
一般而言,宝宝的钙需求是在其出生后6个月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的。2岁以下的宝宝总的日钙摄入量为500~600mg/天,而到了3岁后,这个数量会增加至700~800mg左右。因此,3岁以下的宝宝如果只摄取了肠道吸收利用率低的高钙静音的钙,也很难真正地满足其身体锻炼所需的生长发育要求。
此外,宝宝不仅需要钙质的摄入,还需要适量地摄取维生素D,以保证其正常的钙质代谢过程。维生素D主要是在日光曝晒的过程中合成的,也可以通过一些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例如鱼肝油、蛋黄、牛奶等途径进行摄取。因此,对于宝宝而言,保证其充足的户外活动和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的摄取,才是其骨骼健康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