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以下的宝宝,由于自身调节机制较弱,免疫力低下,较容易出现发热的情况。但是当宝宝发烧时,是否出汗并不是一个很可靠的判断因素,因为出汗与不出汗并不是一定的规律。
一般来说,当宝宝发烧时,其体温会升高,出现发热现象,会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这时候如果宝宝出汗,说明宝宝的自我调节机制正在发挥作用,可以将多余的热量通过汗腺排出体外,从而起到降温作用。
但是,当宝宝发烧时,如果出现浑身湿漉漉的感觉,也并不代表宝宝的体温正在降低。相反,在宝宝的体温过高的情况下,出汗反而可能会导致宝宝的体温进一步升高,因为这样会让宝宝失去过多的水分,进一步加重宝宝的脱水和体内系统的负担,并导致身体机能的紊乱。
因此,在宝宝发烧时,不要只考虑出不出汗的问题,而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尽早将宝宝的体温降下来,避免出现更严重的情况。另外,及时为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多给宝宝喝水或者适当添一些盐分、糖分的饮品以补充体内的水分和营养,同时可以给宝宝进行物理降温,如用湿毛巾擦拭或在腋窝、肚脐处擦上一些凉爽的物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为宝宝降温的时候,不要过于用力和频繁,以免又导致宝宝体温的反复波动。